无效合同还是可撤销合同怎么判断

嵊州法律咨询 2025-04-09
法律分析:
(1)从定义上看,无效合同严重欠缺有效要件,自始至终都不按当事人意思表示产生法律效力;可撤销合同则是因意思表示不真实,经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行使撤销权才可能归于无效。
(2)从情形方面,无效合同有一方欺诈胁迫损害国家利益、恶意串通损害相关利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等;可撤销合同有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欺诈、胁迫等。
(3)从效力状态来讲,无效合同是自始、绝对、当然无效;可撤销合同在撤销前是有效的,只有在当事人行使撤销权后才自始无效。

提醒:
判断合同是无效还是可撤销较复杂,不同案情对应解决方案不同,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
1.合同无效与可撤销的判断,关键在于合同的效力瑕疵程度和生效状态。无效合同严重欠缺有效要件,自始、绝对、确定、当然不发生行为人预期的法律效力;可撤销合同是意思表示不真实,在撤销前有效,撤销后才自始无效。
2.无效合同的情形包括一方欺诈、胁迫损害国家利益,恶意串通损害相关方利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可撤销合同类型有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欺诈、胁迫。
3.对于无效合同,无需当事人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可主动认定无效。对于可撤销合同,有撤销权的当事人应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重大误解的当事人应在九十日内行使,当事人受胁迫应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行使。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
结论:判断合同是无效还是可撤销,可从定义、情形和效力状态来区分。无效合同自始、绝对无效,而可撤销合同撤销前有效,撤销后自始无效。
法律解析:无效合同是因严重欠缺有效要件,自始就不发生法律效力的合同。其情形包括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可撤销合同是因意思表示不真实,通过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行使撤销权使生效合同归于无效,类型有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欺诈、胁迫。无效合同的效力是自始、当然无效,可撤销合同在撤销前有效,只有当事人行使撤销权后才自始无效。如果您在合同方面遇到相关问题,不确定合同是无效还是可撤销,建议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
(一)看合同效力起始状态:若合同自成立就不产生行为人所期望的法律效力,是自始、绝对、确定、当然无效,那可能是无效合同;若合同成立后在被撤销前是有效的,就可能是可撤销合同。

(二)分析合同存在的情形:当合同存在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且损害国家利益,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等情形,一般是无效合同;若合同有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欺诈、胁迫等情况,通常属于可撤销合同。

(三)考虑当事人的权利行使:无效合同无需当事人行使权利确认,本身就不具有法律效力;可撤销合同需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行使撤销权,合同才会自始无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五条规定,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
判断合同无效或可撤销,可这样分析:
无效合同,指虽成立但缺有效要件,自始至终不按当事人意愿产生法律效力。像欺诈胁迫损害国家利益、恶意串通损他人利益等情况,都属无效。

可撤销合同,是意思表示不真实,有撤销权的人行使权利后,已生效合同会无效。重大误解、显失公平等都在其列。

二者差异是,无效合同自始无效;可撤销合同撤销前有效,撤销后才自始无效,且要当事人主动行使撤销权。
下一篇:暂无 了

相关文章

宝山区看守所地址 北仑区看守所电话 乐清市看守所电话 平湖市看守所电话 镇江市律师 南昌律师 桐乡律师 舟山刑事律师 临海刑事律师 诸暨法律咨询 衢州法律咨询 杭州市临平区刑事辩护律师 杭州市临安区律师 温州市瓯海区律师 建德市专业刑事律师 德清县取保候审律师 温州市龙湾区刑事律师咨询 宁波市鄞州区律师 宁波离婚律师 诸暨房产律师 温岭房产律师 杭州西湖刑事律师 瑞安刑事律师 杭州余杭律师事务所 临海法律咨询 平湖刑事律师 温州洞头法律咨询 长兴法律咨询 义乌刑事律师 兰溪律师